鞍座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鞍座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乌梅

发布时间:2021-01-20 03:07:12 阅读: 来源:鞍座厂家

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 乌梅 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。别名为酸梅、黄仔、合汉梅、干枝梅。味酸、微涩,性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胃、大肠经,质润敛涩,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。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,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,其性温

乌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。别名为酸梅、黄仔、合汉梅、干枝梅。味酸、微涩,性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胃、大肠经,质润敛涩,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。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,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,其性温,味酸涩。

乌梅的营养很丰富,它含有蛋白质、钙质、铁质、有机果酸如柠檬酸、苹果酸及酒石酸等等。乌梅对于把人体过酸的血液转化为弱碱性的功能非常强。根据酸碱理论,很多疾病是因血液及细胞组织的酸化而引起的。

正常人的血液酸碱度(pH)是7.4,而一个病人的血液酸碱度则是7.30。虽然酸度只是增加了0.5,但这已足够使细胞组织及器官发炎,血液酸化导致的病症如传染病、肝病、老化病如关节炎、脑部出血、胃溃疡及高血压。

而且梅子中含儿茶酸能促进肠蠕动,适合便秘之人食用。梅子中还含多种有机酸,有改善肝脏机能的作用,故肝病患者宜食之。梅子中的梅酸还可软化血管,推迟血管硬化,具有防老抗衰作用。

别名:酸梅、黄仔、合汉梅、干枝梅、梅实、黑梅、熏梅、桔梅肉

禁忌人群:感冒发热,咳嗽多痰,胸膈痞闷之人忌食;菌痢、肠炎的初期忌食;妇女正常月经期以及怀孕妇人产前产后忌食。

适宜人群: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适宜虚热口渴,胃呆食少,胃酸缺乏(包括萎缩性胃炎胃酸过少者),消化不良,慢性痢疾肠炎之人食用;适宜孕妇妊娠恶阻者食用;适宜胆道蛔虫者食用。

乌梅的基本介绍

乌梅别名酸梅、黄仔、合汉梅、干枝梅,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果实,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,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或经烟火熏制而成。五月中旬,当梅果约八成熟时(果色由青绿转青黄色)即可采摘,将采摘的青梅按大、小分开,均匀地分别放入备好的焙炕中,用木炭作燃料,先以60℃左右的温度烘烤1小时,再以50℃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,然后取出并小心翻动,以不翻破果皮为妥。放置一天后再置于炕中仍以50℃左右的微火烘烤24小时,直至梅果肉起皱缩,呈棕褐色为止。要使乌梅成品乌黑,可将已烘干的乌梅堆放3-5天,颜色就会逐渐转黑,也可在炭火中加入少量油松柴,使烘烤产生的黑烟起到熏黑作用。值得注意的是,当用炉火焙烤时,不宜用煤作燃料,以免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污染产品。

乌梅的功效与作用

味酸、微涩,性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质润敛涩。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。用于肺虚久咳,久痢滑肠,虚热消渴,蛔厥呕吐腹痛,胆道蛔虫症。

1.抗氧化

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,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。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,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。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。

2.清血

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、精白面包、精白面条、精白糖、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。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,日子久了,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。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,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,排除过量的酸素。

3.增加能量

当血液净化时,新陈代谢就增强,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。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,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。

4.保护消化系统

乌梅有消毒的功能,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。

5.消除疲劳

当你觉得疲倦时,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。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,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,觉得累毙了,建议你吃一个乌梅,倦意很快就会消除。

6.预防便秘

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,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。

7.增进食欲

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,食欲因为压力,吃过量,也因为肝脏,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,生病后食欲也差了。若要康复得快,需要吃东西,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。

8.解酒

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,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,难免会喝多几杯,睡醒时头痛欲裂时,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。做法是这样的:用一个乌梅,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,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,慢慢地喝完。

乌梅的营养价值

乌梅为梅的未成熟果实,含有柠檬酸、苹果酸、琥珀酸、糖类、谷甾醇、维生素C等成份,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。

乌梅的选购

以个大、肉厚、柔润,味极酸者为佳。核大,肉薄为次。

乌梅的存储

干燥保存。

乌梅的食用方法

乌梅配其他食材,可以制作成粥、汤、饮品、菜品等。

封仙之怒

魔女骑士团游戏

天涯娱乐

六台彩图库宝典